欢迎访问农牧平台
资讯

“三农”专家谈|肖海峰:多措并举,促进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

2025-01-14 00:00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方  点击量:60  评论(0人参与)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扶持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满足人们对肉蛋奶需求的战略产业,也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畜牧业稳定发展,对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多数畜产品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产业素质显著提升,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质量安全达到较高水平,为保障我国居民“吃得饱”“吃得好”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资源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约束增强,部分畜产品自给率目标(特别是牛肉)实现难度加大,生产效率与世界主要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农牧户养殖规模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养殖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畜产品(生猪、肉牛、肉羊及牛奶)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有效调控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也是促进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遵循,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第一,要加快培育突破性的畜禽优良品种。虽然我国畜禽种源自给率已超75%,但支撑我国肉蛋奶产量的核心种源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进口,针对我国自主培育品种生产效率低、核心种源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要加快培育突破性的畜禽优良品种。


第二,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牧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一是实行“订单式培训”,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三是扶持培育养殖技术示范户,四是创新技术服务模式。


第三,加大对牛羊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恢复并扩大牛、羊良种补贴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尽快出台全国性的能繁母畜补贴政策,以稳定基础产能;三是进一步完善禁牧补助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四是推行棚圈建设补贴,以改善农牧户的养殖条件。


第四,进一步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机制,实现对畜产品市场的有效调控。一是将农业农村部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与国家发改委的“政府猪肉储备调控机制”有效结合,实现事先调控和事后调控相结合、源头调控和终端调控互相补充的格局;二是要加强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稳定生产者预期;三是要完善畜产品对外贸易与国内生产的协调机制,发挥进出口的有利调节作用,避免大量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第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三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分畜种、分区域推行标准化生产。


第六,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一是从制度、人员方面完善基层疫病防控体系;二是加强对国外已发生疫情的储备研究和技术普及;三是要强化疫情监测预警,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第七,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全国畜牧兽医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继续实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提出的措施多以技术措施为主。还要采取以下两项措施:一是要实行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补贴政策;二是建立“分散收集、全量利用”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将分散的养殖场户与分散的种植户有机融合,实现区域内种养的有效结合。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香坊区吉昌互联网商贸商行

企业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100号 联系电话: 18946119858

备案号:黑ICP备20240222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