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牧平台
资讯

现代农业“六化”看江苏丨新华社

2024-11-28 10:37    来源:新华社  点击量:139  评论(0人参与)
 

既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又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让8500多万人把饭碗牢牢端在手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它,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的江苏省。


  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如何为农业现代化“赋能”?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六化”带动了江苏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机械化,提高生产率,让粮食安全有保障。

  今年夏收,江苏投入联合收割机12万台、烘干机3.5万台。据监测,全省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到1%以下。

  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告诉记者,“我们的智能化烘干中心,有103台烘干机,每一台机器,装机量满的话,每一天可以烘干到的面积应该是3000亩,约1500吨。让每一斤粮食的出米率多出了1到2个百分点,一斤稻谷就能多卖2分到4分钱。”

  从播种、收割再到烘干,目前,江苏已在全国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


  智能化,让种地变得更智慧。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显示,江苏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4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8个百分点。

  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表示,“小田变大田”之后,差不多300亩到500亩需要一个管水工人,过去可能一个人能管个几十亩地就已经很难了,这些也是源自于灌溉系统的智慧化提升。


  生态化,让田间既能稻麦高产,又让昆虫安家。

  在江苏句容戴庄村,在农技专家赵亚夫带领下,当地正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以替代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据悉,“十三五”期间,江苏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12.3%、15.9%。


  产业化,让农产品触“电”上“网”,“千亿级”产业渐成雁阵。

  到2022年年底,江苏已基本建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休闲农业、农业电子商务、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8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左右。

  借助京东、村淘、拼多多等平台,江苏让特色农产品触“电”上“网”,出村进城,提升农业种养殖效益。


  专业化,让广大乡村后继有人,“新农人”渐成主力。

  记者看到,多地提升“老农”、培育“新农”、引进“智农”,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一些乡村中青年渐多。

  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说,“我认为未来的‘新农人’首先是要有知识、有文化,对农业要有热爱,还希望能够为‘新农人’扎根农业,提供一些好的政策、好的技术。”

  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江苏部分地区出现的“万亩粮田”种植现象萌芽值得关注。江苏提出,小农户是重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应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香坊区吉昌互联网商贸商行

企业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100号 联系电话: 18946119858

备案号:黑ICP备2024022247号-1